近期,俄乌局势持续引发外界关注。就在刚过去的24小时内,又有3件有关俄乌局势的大事发生。

据央视新闻3月4日报道,俄罗斯国防部4日中午发布公报表示,自特别行动开始以来共瘫痪1812个乌克兰地面军事基础设施。其中包括65个指挥控制所,56套S-300、山毛榉M-1和黄蜂防空导弹系统,59个雷达站。此外,俄军还摧毁了49架地面飞机,击落13架飞机;击毁635辆坦克和装甲车、67台多管火箭炮、252门火炮和迫击炮、442辆军用车辆,以及54架无人机。

就在俄方公布新战报之前,备受关注的俄乌第二轮会谈已于当地时间3月3日结束。俄罗斯代表团团长梅津斯基称,当天谈判解决的最主要问题是拯救平民。他还表示,俄乌两国国防部的代表就为平民开辟人道主义走廊的形式,以及为保证平民撤离宣布临时停火的方式都达成了一致,这是谈判实质性的进展。第三轮谈判将于近期举行,不排除俄乌双方还将进行多轮谈判。

虽然俄乌举行谈判是个好消息,但当前的俄乌局势依然复杂。乌克兰武装力量总参谋部早前发布消息称,乌军将从防御模式转为反攻模式。此消息一出,立即引发舆论热议。外界认为,乌军方宣称要反攻,这或许与外国雇佣兵陆续开赴乌克兰存在一定关系。

据路透社报道,乌克兰外长库列巴日前在一次电视简报会上透露,已经有来自16个国家的1000多名“志愿者”在前往乌克兰与俄罗斯作战的途中,“申请者源源不断”。而按照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说法,这1000多人只是第一批,整个国外雇佣军总计有16000人。

美国维斯新闻网2日称,这些雇佣军大都是退伍特种兵,主要来自美国、英国以及德国。目前,包括加拿大、丹麦和挪威在内的国家已经表示,本国“志愿者”将被允许加入在乌克兰的战斗。